《秘密讀者》2016年八月號
【編輯室報告】表面的深度
【專題】感覺有點尷尬的事
【專題】時代的容顏
- 嫁接地氣、情繫風土:西川滿與立石鐵臣的製本美學
- 今生今世願作「好色之徒」:廖未林的圖像色彩學
- 想像「書卷氣」:一種美妙的聲音
【專題】美麗的書為何來自臺北?
【專題】各式各樣的臉
- 沒有標準規格的詩集
- 倒轉回去看夏宇
- 詩人的集體製造物:比較台灣文學雜誌與詩刊
- 觀看現在
【挑戰秘密讀者】有時候不能太順著自己
【挑戰秘密讀者】粗糙並不是輕小說的藉口
【挑戰秘密讀者】更理想的讀者
【挑戰秘密讀者】鍛鍊不到的大拇指
【書評】誰能在漫長的旅途中得到安慰
- 作為歷史與存在的見證
- 冷酷異境與危殆主體
- 階級位置與歷史情境
- 何以慈悲,何能慈悲:宗教、信念與(無法解脫的)解脫
- 誰能在漫長的旅途中得到安慰
【書評】沒有密碼的追尋
關於《秘密讀者》
秘密讀者(2016年8月)編撰名單
版權宣告